金融科技?我读书少,你别忽悠我!
金融科技到底是什么?
大概是2015年下半年,我们熟知的几家公司,例如阿里、腾讯、百度、京东、众安、宜信等,都飚起一个新词,“金融科技”,其一把手二把手们纷纷在公开场合发声,标榜自己就是在搞“科技金融”。
其实我很纳闷,往前追溯一年你们不是在搞“互联网金融”吗?往前追溯五年你们不是在搞“移动互联网”吗?往前追溯十年你们不是在搞“互联网”吗?
我对这些公司毫无恶意,甚至心怀崇敬,要是有人挖我估计我还得嘴角流哈喇子。但我只是想说,玩概念,他们都是行家里手。我们需要搞明白的是,当他们在说这些概念时,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?
2015年下半年发生了什么?7月,人民银行根据党中央、国务院部署,按照“鼓励创新、防范风险、趋利避害、健康发展”的总体要求,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《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。从这一刻开始,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整治就开始了,也就是“互联网金融”这个概念被玩坏了。
只好再换一个概念。这种情况下,“金融科技”更像是政策的避风港,避免与专项整治大潮流短兵相接。
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,可以命名某个事物但该名字并非该事物真正的内涵。例如说,榴莲,听到这个词是否立即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萦绕口鼻,这个感觉不是“榴莲”这个词给你的,而是“榴莲”所命名的水果本身给你的。
我们现在来看看,在“互联网金融”、“金融科技”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下,上述几家企业干的事情有什么不一样吗? 没什么不一样,该干嘛干嘛,BATJ们的金融版图越铺越大,银行、基金、保险、证券、支付,样样俱全。唯一的不同,就是记得把PPT中的大字改成了“金融科技”。
央行高层对“金融科技”也是有态度的,“金融科技”是2B,重在科技,非金融企业利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移动互联等高新技术支持金融的创新与发展,核心在于资源优化与效率提升,讲的是一个“深度”的故事;而“互联网金融”是2C,重在金融,核心在于客户触达与金融普惠,讲的是一个“广度”的故事。
但在我看来,这都是扯!无论是“互联网金融”还是“金融科技”,本质谈的都是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移动互联等高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,其实是一件事,至于叫什么,并没有那么重要。
就像一个人的名字,同一年出生,有人叫郭德纲、有人叫林志颖,后来一个说相声一个演电影。如果冥冥之中把名字换一下,说相声的叫林志颖,演电影的叫郭德纲,喜欢说相声的继续说相声,喜欢演电影的继续演电影,人生的轨迹不会受到名字的影响。
BATJ们本质上还在干金融的事情,只不过披了一层高科技的外衣,京东白条不就是贷款吗,与信用卡没有本质区别,不过在叫法上可不能与信用卡沾边,否则监管会找麻烦的。蚂蚁金服的招财宝就是P2P,跟理财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,并且设计了一个取巧的“提现”功能,把借贷关系搞得错综复杂,风险随规模不断累积,不过在叫法上可不能与P2P沾边,否则监管也会找麻烦的。
监管就这么笨?不是笨,是滞后,是受限,受限于监管思维、技术乃至职能边界,这又是一个更扯的话题,就此打住。
金融科技该怎么玩?
我也不知道,非常庸俗得说“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”。先拿征信来说。
前几天有一个黑客朋友跟我说,他投身金融科技了。我懵逼了,心说,这跨度好大?!
朋友说,他手上有东南沿海某几个大城市的客户信息库,随便拎一个客户出来,描述字段都有几十条,以前都是卖给消费金融、第三方支付等,一条也就几块钱,纯粹挣个辛苦费,这么棒的数据在手,干嘛不自己干啊?他就扯大旗搞了个征信公司,再买一些地下朋友的数据,凑个几亿条,吃三年没问题。
我朋友还说,除了征信,他还干催收,负责帮银行找老赖。怎么找呢?获取客户手机通讯录,挨个发短信打电话已经过时了,我朋友可以随时知道某个老赖的位置,对,没错,是随时!很多人都奇怪,我手机没装地图软件,也没开导航,怎么泄露地址呢?
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APP都渴望获得客户的地理位置,UC、大众点评、饿了么、美团、墨迹天气、淘宝、支付宝等等,那些老赖们也用智能手机,偶尔点个应用,就可以实时知道位置了,然后催收人员就可以蹲点了。
我对这件事的评价就是,征信时代在全民无隐私的尴尬中来临了。
再说一下风险这门生意,今天还有BATJ某家的朋友跟我聊,说搞“金融科技”得输出,我们家的大数据风险体系不错,你们银行买不买?我说,不买,我们自己的风险体系够用了,大数据不过是个噱头。
这要谈到两个认知,一个认知是,哪家企业的风险做的好?之前就有人咨询,想投资,想买理财,有蚂蚁、有微众、有京东,还有宜信,还有各种宝,还有各种叫不上名字的,到底选哪个,哪家风险做得好?
我的道理很简单,选靠山大而有钱的。也就是说,再好的风险体系,在现阶段,也没有大靠山靠谱。这个道理不光是中国,放在美国也是这样,雷曼为什么倒下,没有现金流了,它要是有个靠山,也不会倒。风险最终拼的是什么?是急需钱的时候有没有现金流!
再说一个认知,什么样的风险模型好?现在几乎所有的风险模型,都是基于历史+当前的数据建模,例如,工资流水、民生缴费、消费频次、额度、话费、好友人数、贷款记录、工作单位、城市等等,然后基于此来预测其未来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。
但都忘了一件事情,历史数据能不能反映未来?如果要反映未来有什么前提条件?这些风险模型必然假定,“从历史到现在到未来是连续的”,只有连续的,预测才有意义。但我认为,经济下行期的个人行为,很有可能是不连续的,风险是连续事件吗?不,是突发事件,有时候甚至是偶然事件。
再聚焦到个人,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是有一个金额临界值的,每个人可能不一样,用以区分某个额度对这个人而言是大额还是小额,大额还款关键看还款能力,小额还款关键看还款意愿。小额还款基本上还是可以用模型预测的,而大额还款用模型预测也仅仅是聊胜于无。
大数据应用于风险模型,其未来价值应该关注对异常输入的监测,也就是监控突变,这是我的观点。
金融科技在银行怎么玩?
“金融科技”不要再扯什么非银行、银行,以及非金融、金融等等的区格,你就把它看成是一个算盘或者计算器,你用就叫这个名字,我用就叫另一个名字?无聊的很。
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移动互联,再加上现在越来越热的区块链,都是高科技,之所以引起全球关注,就在于其“变革”的力量,这应该属于“生产力”的范畴,就像蒸汽机、就像电、就像计算机。
蒸汽革命时,英格兰爆发许多工人捣毁机器的运动,为什么?工人仇恨机器吗?肯定不是,工人是看到了引入机器之后对自身社会关系的剧烈改变,包括工资、日常习俗、社会地位、组织关系等等。生产力,最终要改变的,还是生产关系。
再回到银行本身,银行其实是IT技术的排头兵,在计算机时代银行已经完成了一轮改良,但这种改良更多的是无纸化、电子化、信息化,谈不上重塑,因为与银行体制并无太多冲突。但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移动互联、区块链,完全不一样,它们的部署要求组织形式的改变,这是银行业面临的最大变革。这才是生产力的魅力所在!
一种新的生产力自有其破坏性和不连续性,而大企业,尤其是传统银行业,所能接受的,更多是一种“渐进式创新”,也就是说,每个人,每个环节,都改变一点点,并且这种改变是大家都可以接受。如果粗暴得来,上来就壁咚,对银行而言是很危险的。
对比国内外银行业,我们能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欧美银行基于“金融科技”的产品没有国内那么花哨。为什么?因为欧美的银行还是记住了2008年次贷危机的疼痛,花哨产品、衍生品、高杠杆,意味着不可控,意味着难以捉摸的系统风险。
次贷危机之后,欧美银行一方面面临监管更高的资本要求,由于危机中资产负债表遭到侵蚀,扩展速度放缓,收缩海外业务,回归传统业务;另一方面大幅压降持有的金融衍生品头寸,如CDO、CDS等。对比2006年与2015年的数据,德意志银行、瑞士银行、摩根士丹利、高盛集团的传统强项FICC业务占比(fix income、currency and commodities)均有19%乃至27%的下降,衍生品占比也有2%乃至8%的下降。
欧美银行虽然没有“金融科技”的花哨产品,但是其创新集中在渠道和流程两个方面,包括智能化、网点转型、流程改革等。例如,巴克莱、花旗、桑坦德、ING集团等,无不致力于数字银行建设,并将原有客户服务流程、后台流程进行大数据、移动互联等技术重塑;在区块链方面,欧美银行是走在前面的,已经有信用证、银团贷款、国际贸易等区块链应用,并且区块链技术也应用于内部项目管理、内部业务等。
基于欧美银行的现状,我更乐意得出这样一个结论,欧美银行更加务实一些,更加注重“金融科技”对流程的重塑,发挥其生产力价值,而非设计花哨产品。这也并非说欧美银行更加聪明,只是因为他们疼过,经过了危机的洗礼,而我国银行业还是未经洗礼的花朵。
我认为,未来优秀的银行应该有两类,一类是科技对传统流程重塑成功的;一类是网点转型成功的,从营销型转向专家型。
我之所以看重流程重塑,是因为流程与组织关系紧密相关。你可以不理会我的理念,但你总得用我的新流程吧。在传统银行业,搞“金融科技”的花哨产品太过艰难,没有土壤,没有资源,没有动力,没有任何配套,完全是不一样的玩法,规则不一样,考核不一样,企业大环境中的自我改良难有作为。
这也是为什么诺基亚前CEO奥利拉说,“当你成为全球市场领导者的时候,要重塑公司整体战略又谈何容易。” 在同意微软收购的发布会上,他又说“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,但不知为什么,我们输了。”
采用“新流程”,更像是一种“渐进式创新”,对大企业,传统银行业而言,更温和一些,这就像启用了更高效的计算机,原来三个人的活就可以一个人干,原来分散的数据就可以串起来,流程的推进,配合资源、组织的调整、再调整,然后再说那些花哨产品的事情。这些流程就包括了,员工如何交互、部门如何组织、跨部门如何协调、总分行如何分工、营销如何开展、考核如何实施等等。
至于网点转型,有人认为网点是累赘,其实这种观点我不认同,网点将是最有价值的资源,就看驶向何方。未来或许不会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,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是线上销售,随着国内大批中产阶级的崛起,对专业化、个性化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,线上的标准品缺乏针对性,人们对专家的依赖将会上升,也就是所谓“知识经济时代”或许真的到来,“有知识”将是最核心的竞争力。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移动互联、区块链这些高新技术可以将现有网点打造为专家型网点,汇集周边人群的需求,进行定制化、特色化、专属化的服务,类似私人医生的角色。
就说这些吧。“金融科技”并非太阳底下的新鲜事,也并非监管的挡箭牌,它是一种改革的力量,谁都可以采用,谁也无法阻挡,并终将改变组织关系和社会关系,银行业不可能置身事外。
明天,是跟今天不一样的明天,接受,or ,淘汰。
——文章转载自"莫道寻常"公众号